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2023-09-07更新 | 1020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廷对于宦官集团非常重视,他们常常被委以重任,“衔命赴边,寄任方面”。宋廷让宦官广泛参与西北军务,甚至让其直接统军参战。这反映出宋代(     
A.中央行政分工明确B.军事决策体制紊乱
C.宦官地位开始上升D.皇权专制统治加强
3 . 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     
A.崇文抑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了严重削弱
C.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加强D.谏官与宰相形成争权局面
4 .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到皇帝手中。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文官政治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D.理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武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官、职、差遣分离的实质是
A.缓和阶级矛盾B.强化专制皇权C.扩大统治基础D.解决武将专权
6 . 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务,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转移宰相的权力
B.提高三司的地位
C.加强君主的权力
D.消除地方的割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