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多民族政权并立

材料一   如表: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包括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保留了原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等官职。
大庆四年(1147年),复设童子科,于是取士日甚。
女真初起,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
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材料二   女真建国之初,实行女真官制。1135年金熙宗即位后,起用降金宋臣,仿照唐宋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令之下设左、右丞相,未沿袭唐宋之制设左、右仆射。在地方上,州县制与猛安谋克制(军政合一性质)并行,把汉人的路、府、州、县制向全国推广,设官统领,明确职责,逐级上达,建立了一套组织严密的地方机构,逐步缩减猛安谋克。“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统一了南北选的考试内容,并正式实行三年一试和乡、府、省三级考试制度,逐步将科举制度推行全国。此外,又增设了“专经、神童、法律三科为杂科”。建立了对官员的廉察制度,及时掌握官吏任职期间的情况。在选拔和使用官吏时不分民族和尊卑,惟以才能为重。参考唐律和宋辽法制定金朝第一部成文法《皇统新制》,促进金朝社会的封建化。

——摘编自赵永春《论金熙宗的改革》

主题二   元朝大一统的重建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五   元人“中国观”的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人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基础测评*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辽、西夏、金制度的共同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能力提升*
(3)根据材料二,概括金熙宗改革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改革的影响。
*历史纵横*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唐、元三代对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哪些措施?说明从汉唐到元朝边疆管理呈现的变化及影响?
(6)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元代“中国观”的含义。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3-08-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10·纲要上第10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