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为了招抚东北北部的各族,明朝多次派遣人员前往。确保招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赏赐物资的安全是明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设置了(       
A.宣政院B.辽东宣慰司C.澎湖巡检司D.奴儿干都司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元朝十个行省中,有一个行省之下没有州、县建制,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这一地区在忽必烈定都汉地以后逐渐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据此可知,这一“行省”是(     
A.辽阳行省B.甘肃行省C.察合台省D.岭北行省
2024-04-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关于元朝时期对吐蕃地区的治理举措描述正确的是(     
A.派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两族友好关系
B.与佛教高僧在凉州会谈,西藏纳入中国版图
C.与吐蕃进行了长庆会盟,两族纷争基本停止
D.设立专管该地的宣政院,直接隶属中央政府
4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齐头并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其思想文化的真正统一,也始于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空前统一的秦王朝,自春秋时期起涌现的华夏 民族融合告一段落。华夏民族自此同属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趋向一致。秦朝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很快实现了“书同文,行同伦” (《礼记·中庸》)的理想。“书同文”标志着秦王朝统治区域内文字和文化的统一,“行同伦”反映了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的一致。这种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到汉代以后“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用来作为统一思想、道德和文化的武器。从此,统一的文化思想、统一的道德伦理和统一的心理素质,即统一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民族形成了。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材料二   “断诸北语,从正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跟。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并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

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荣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摘自《魏书》《资治通鉴》

材料三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下,重视“要在中央”,也强调因俗而治,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此期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阶段特征,并以文化方面的史实加以论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解读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元代在东北地区的民族政策与唐代有何不同?从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角度用一句话概括其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作为蒙古族肇始之地的草原地区,元朝虽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统治方式和职官,但也做了重大的改革,先后设置和林(宁)宜慰司都元帅府、和林(宁)等处都元帅府,后又改和林(宁)等处行中书省,成为元朝十大行省之一。元朝在和林(宁)等处设立的行省是(     
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甘肃行省D.陕西行省
2023-11-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清朝颁布过一部《钦定历代职官表》,力图表明本朝各项制度都有传统的法度或成例可依,以此来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但它为理藩院溯源时,却发现理藩院在明朝和两宋都无迹可寻。理藩院这一中央机构的前世身影,在元代可以是(     
A.枢密院B.宣慰司C.巡检司D.宣政院
7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唐朝三省位置图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8 . 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D.元灭北宋,统一全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如图是元朝“大德八年大都路造”青铜权,下列对元朝的“路”表述正确的是
A.级别等同于唐朝的道B.下设府、州、县
C.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D.根据山川形势划分
2021-11-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言)盖北有狂虏,西有黠羌,朝廷汲汲然左枝右梧,未尝一日不念之。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摘引自(北宋)佚名《道山清话》

材料二   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在原来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与内地相同的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并在这些地方驻军、屯田、征收赋税。

——摘引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权管理制度视角,简析“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元朝行省制度建立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