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辽金时代所谓的“汉人”,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汉人”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却仍将他们看作是汉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金朝模仿汉字创制了女真文字,还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些现象说明(     
A.女真人放弃了自己的传统B.儒家思想在金朝获得统治地位
C.金朝统治者认同汉族文化D.女真统治者全盘推行汉化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金代海陵王时,废猛安谋克制下的万户一级为路,使其置于京府和节镇州之下,其地位与防御州、县等,并纳入官员品级制的系统之中。这一改革
A.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
B.解决了“冗官”问题
C.推动地方官制的统一
D.实现了官制的女真化
2019-10-16更新 | 97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验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金朝,“猛安谋克”一词包括五个内容,据此可知猛安谋克的特点是(     
①职官的代称②军队编制的两级单位③地方行政组织的两级单位④户制⑤世袭爵衔。
A.因俗而治B.寓兵于农C.仿宋而制D.完全汉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值得研究。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然而世宗之后,金朝统治却逐渐衰落,究其原因有
①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   ②猛安谋克日益腐化
③宋金战争使国力消耗   ④岳飞抗金成效显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史料一   92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领土扩大“东至于海,……幅员万里”。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奚等族人民。取得幽云十六州后,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官署在皇帝牙帐之南)和北面官(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

南面官照“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北、南枢密院分别是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包括北、南大王院、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此制度的实行意味着将契丹部族纳入封建政治体制。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史料二   金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废除部落联盟时的“国相”制,如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辽籍女真,还是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

——摘编自《金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实质。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金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并回答新制度的特点。
2022-10-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讲辽宋夏金元的政治、军事-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金史》写道:“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A.延续了金世宗的功业B.建立了猛安谋克制度
C.实行了南北面官制度D.造就了“大定之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