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图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民族交融呈现举步维艰态势B.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
C.少数民族制度建设超越汉族D.战争成为民族关系的主题
2 .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民族内容梳理
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古代羌人的分支,政权定都兴庆府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设立驿站,进行了制度创新
A.党项、女真、鲜卑、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C.女真、吐蕃、契丹、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2023-11-10更新 | 264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做法(       
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疆域范围B.全盘照搬了中原先进文明
C.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D.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辽朝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辽朝此举(     
A.意在推行民族歧视政策B.减轻了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
C.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
2023-10-04更新 | 152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如圣宗就曾“诏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此外,辽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涌现出一批“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士。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契丹政权封建化进程B.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间矛盾
C.确立了儒学在辽朝的正统地位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2023-09-08更新 | 332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在研究辽史时,需注意区分辽朝的契丹人和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以下符合该学者论断的是(     
A.辽朝制度的“一体两面”特性B.四时捺钵制是辽朝立国的基础
C.猛安谋克制是契丹族文化传统D.南北面官制凸显辽朝二元分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传到辽朝,辽人看到该书把契丹写进“四夷附录”,大为恼怒,“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诋毁)”,宣称“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这说明当时辽朝(     
A.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B.照搬中原王朝政治制度
C.意图灭北宋以完成统一D.主张汉与契丹地位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人的笔记记载了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二虏(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农耕),有行国(游牧),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上比汉唐,最为强盛。”由此可知辽、西夏(     
A.全面模仿实行北宋所有制度B.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国家
C.已经统一中国实现了大一统D.保持民族特色并兼容汉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辽国建立后,任用汉人参与礼制建构,制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相比于汉唐以来礼乐式微之势,辽礼更具完整性、礼仪性,可谓中原礼乐之重建。由此可知(     
A.辽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B.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确立
C.民族文化融合程度深入D.少数民族普遍接受礼乐
2023-05-28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