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根据下表可知,大运河的开凿(       
开凿时间河道走向起止点
隋朝运河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元世祖时期呈南北垂直形状大都-杭州

A.加快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步伐B.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了封建王朝统治区域的扩大D.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2023-03-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之说。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北方人吃笼饼的习惯南方人也跟着学。这些现象主要缘于(     
A.中原地区经济萧条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D.南宋重视民众教育
2023-03-12更新 | 664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国家统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在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皆为北方之地)等五路设置学官,单独录取,称为“五路取士之法”。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科举制度的没落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儒学地位的衰微
5 . 魏晋南北朝和两宋之交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迁移方向如下图。

这两次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是(   
A.改变中国经济文化格局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平衡
C.孕育了华夏文明新高峰D.激化矛盾加深文化隔阂
6 . 下表是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
时间(年)960~997998~10201021~10631064~10851086~11001101~1127
北方38.42%18.63%12.49%6.61%5.17%2.86%
南方61.58%81.51%87.51%93.39%94.83%97.14%
表可以用于佐证(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科举制度难以为继
C.地方的自主性增强D.文官政治最终形成
7 . 明人章演在《三吴风俗》中写道:“盖自晋之渡而东也,收数十代之衣冠礼乐,而生聚长养其中。彼号为中原者,方且沦为戎马荆棒之域,故相悬也。其后,宋又渡而南也,举数百年之皇图帝籍,以保有亿万之命。彼号为二京者,方且为汇兵讲武之场,故益远也。”据此可知(     
A.文化重心逐渐南移B.北方地区经济落后
C.南方军事处于劣势D.南北对立战乱频繁
8 . 秦、汉、隋、唐都是以农业经济为立国基础的大陆性帝国,不仅经济重心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且历时千年的“丝绸之路”更是向着亚洲内陆延伸。中唐以后,开始由内陆型国家向海陆型国家转变。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     
A.航海技术的进步B.朝贡贸易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封建政府的支持
2023-02-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宋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下图反映的是(     
A.唐代诗人分布情况B.唐代军队驻防情况
C.宋代词人分布情况D.宋代军队驻防情况
2023-02-2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唐朝到宋朝,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书院由13个增加到19个,而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五省书院则由26个增加到564个,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儒学地位的巩固
C.经济重心的转移D.皇权专制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