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内阁接到奏章后,先用小票写出初步答批意见,即所谓的“票拟”,以供皇帝参考,再交皇帝用朱笔批答,即“批红”。明代的批红实际上多是由司礼监太监负责的。这反映了明代(     
A.权力结构混乱无序B.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C.宰相权力逐渐减弱D.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时期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夏言、严嵩为首辅时, “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是正式行政机构D.掌握了决策权力
2023-12-19更新 | 18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3 . 明代奏疏进呈程序:外官由通政司收,京官由会极门收。天启元年七月,因偷盗宫中财物而被关进刑部监狱的宦官刘朝、田诏等人通过大太监魏忠贤私人上疏向皇帝“辩冤”,奏疏发到内阁,首辅刘一燝以不合程序为由,封还不票,加以抵制。这反映出(     
A.内阁已经成为正式的中枢权力机构B.宦官干政问题被有效解决
C.政治运行机制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D.内阁权力凌驾于宦官之上
4 .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不许设立宰相,朱元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皇权D.实现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审阅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这本质上反映了(       
A.皇帝依赖宦官B.内阁取代丞相职能
C.宰相权力削弱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6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①秦朝御史大夫   ②汉朝尚书令   ③宋朝参知政事   ④明朝内阁大学士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7 . 李洵曾这样表述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和司礼监对于皇权来讲,内阁是“外来阁”,而司礼监是“内内阁”。两者同是皇权的附属物,皇权在不同情况下转移对两者的倾向中心,以充分发挥它们的统治功能。”关于内阁与司礼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宰相的功能B.六部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内阁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这一机构在清朝被军机处所取代
8 . 1367年朱元璋发出《谕中原檄》,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下北伐元朝。后来朱元璋在登基诏书中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并把忽必烈列入历代帝王庙。朱元璋此举体现了(     
A.政治主张的前后矛盾B.对蒙汉民族平等的追求
C.对政权正统性的重视D.对恢复封建专制的意图
2023-06-18更新 | 537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023-06-09更新 | 841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朱元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改革官制B.控制军队C.禁锢思想D.加强皇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