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论结合,论从中出”是历中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有误的是(     

史实

结论

A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东汉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到宋朝发生了根本改变

D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A.AB.BC.CD.D
2 . 清康熙时期,人们认为宋朝治政最为理想,开始将朱子学作为官学予以重视,君主与生表、官僚结成师友关系。雍正也尊重朱子学,但使用“公忠”这一概念来阐述君主与上大夫、官僚之间的关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的绝对化趋势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满汉矛盾逐渐淡化D.官僚议政权被削弱
3 .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实施:明太祖废除_____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③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置内阁
背景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_____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确立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入值_____,充当秘书,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职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_____
发展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宦官专权
原因_____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权力①内廷宦官机构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_____
③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022-10-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明朝的建立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022-10-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在明代,皇帝只要对阁臣的信任或“恩宠”稍衰,便会将重要的奏章留中不发或对内阁票拟百般挑剔,此时六部的长官甚至也会趁机刁难阁臣,不听招呼。这反映出当时的政坛(     
A.人治色彩突出B.决策机制异化C.内阁形同虚设D.六部分权制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时期的内阁大学士虽参与对国家机务的处理,但品秩低微,仅正五品,而且“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洪熙皇帝即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官秩提升至正二品,又加封他们“公”、“保”等荣衔。宣德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内阁制度,为其设置了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又令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形成了“阁职渐崇”的局面。与此同时,为防止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宣德皇帝打破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的禁例,设立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命翰林学士陈山等教授小宦官读书。还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所有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正如时人陈孜所云:“我朝祖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榷,取自圣裁。”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刘文正(统勋)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每值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祗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

——摘编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熙、宣德两朝中枢体制的变化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枢体制演变的影响。
(3)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置军机处的最初目的,并归纳其运行的特点。
2022-09-2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冲关卷04-【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7 .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如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强化皇权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8 .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对当时的内阁大臣评论说:“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故自世宗以来,宰相未有能保全身名而去者。”这表明(     
A.内阁掌握中央的决策权B.阁臣已演化为宰相
C.阁臣存在一定政治风险D.内阁成为六部上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初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本质上反映了(     
A.争权夺利的内讧B.政治腐败,肆意滥杀
C.削弱了明朝统治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022-09-25更新 | 53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明代,言官的弹劾权是朝中的一大利器。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员,都受到言官的制约和纠幼。一旦受到言官的弹劾,首辅都得上疏向皇帝提出辞职,除非受到皇帝的挽留,否则便会下台。这反映出明代(     
A.言官权力不断扩大B.政治生态日益恶化
C.专制皇权得以强化D.监察体系趋于完善
2022-09-22更新 | 769次组卷 | 2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