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康熙皇帝对西方科技十分关注,被誉为“科技皇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面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康熙没有排斥西方文化,而是主张认真学习,为己所用。他不仅热爱自然科学,而且对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西方的宗教、文字、音乐、绘画都有了解。在用科学方式解决中西历法之争后,他重用来华传教士,不断引进西方科技人才,而且还在宫中设立算学馆,固定设立天文历法学校,并扩大招生。

——摘编自张云筝《康熙西学中用的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受传统夷夏观影响,康熙以及中国的士大夫对世界的了解比较欠缺,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重视经验和实用的传统科学认识方法在康熙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把传统科学“师法古人”的认识论原则即过分重视回溯古代权威的思想观点,维护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继承。

——摘编自闫大伟《康熙西学观形成原因浅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及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对西学认识的不足之处并简析其成因。
2020-07-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77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尼布楚条约》用“中国”指称清朝疆域,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但康熙帝也强调:“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以上信息不能说明
A.康熙帝打破了“汉人中心论”
B.康熙帝重视确立自身的正统性
C.康熙帝排斥和拒绝汉族文化
D.《尼布楚条约》里的“中国”具有近代主权国家的含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 (《朱子全书序》)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A.倡导先进的农耕文明B.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D.维护先祖遗留的尚儒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