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宫殿是建筑中的精品,它的修筑及留存,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这座比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它融合了很多蒙古西藏的民族风格,其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种上层人物进入山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它兴建后,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据人民版《世界文化遗产》、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费七十余万两银子。为了赶在慈禧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快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

关于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②宫殿修筑有利于巩固统治,也可能误国扰民。

——摘编自陈文海主编《世界文化遗产导论》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承德避暑山庄的功能。康熙帝为了团结蒙藏人民,采取了哪些“修得民心”的举措。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于哪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和殿为例加以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2-04-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674年应靖南王耿精忠之约,台湾郑氏集团进犯大陆,占闽、粤七府之地
1678年康熙下旨:“郑逆仍踞厦门,宜申海禁,以绝乱萌”
1683年郑氏“欲削发称臣,仍居台湾”,施琅表示:“今门户(澎湖)已破,……果有真心,(应)将台湾人民、土地悉入版图,候旨定夺。”
康熙谕旨:“下诏招降”,清军“至台湾”,郑克塽等“望阙叩头谢恩”
1684年康熙谕旨“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

A.康熙时期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权
B.收复台湾推动了“三藩之乱”的解决
C.清廷“战抚并用”完成了海峡两岸统一大业
D.收复台湾后清廷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2020-08-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3 . 关于如图,下列选项中对该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供奉在布达拉宫红宫顶层的殊胜三界殿内
B.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C.体现了汉藏合璧的建筑风格
D.此牌位供奉的是乾隆皇帝
2020-03-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史料来源,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下表选项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事件诗歌
A平定三藩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滇平》(1681年)
B册封达赖天高大漠围青嶂,日午微风动綵旃。《塞上宴诸藩》(1681年)
C收复台湾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中秋日闻海上捷音》(1683年)
D亲征噶尔丹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瀚海》(1696年)

A.A
B.B
C.C
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加试题】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中如何体现这一政策的。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帝的历史地位。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大致有两种:①康熙帝是一位“盛世圣君”。②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从处理蒙藏民族关系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②,请从康熙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四个个角度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阐述,不得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二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

2018-04-25更新 | 139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