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_______”。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以下关于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B.设立伊犁将军
C.册封达赖和班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材料二   康熙皇帝,在清代诸帝中,是一个最喜欢研究学问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一心想以古先圣贤及其学术来作厚风俗,正人心的工具。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扬名于一时。

——周谷城《中国通史》

材料三   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对东突厥民族政策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作用。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大统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