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2021·全国·模拟预测
1 . 明清两朝同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共同的大时代背景造成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范畴内有着众多的相似点。相似点可指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丞相制度废除B.对外关系相对封闭
C.新的经济因素获得较快发展D.儒学正统地位不保
2 . 万历十年告示中“近据碣石水寨盘获番徒一十八名,连船一只…又获番僧二十六名,并船一只”。1720年罗马教皇派使臣到达北京,求见康熙皇帝,要求管理在中国的传教士,遭到拒绝。随后,康熙皇帝下令禁止传教。这表明
A.康熙帝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尊严B.天主教势力已在中国形成规模
C.大航海背景下的中西文化相遇D.罗马教廷在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2020-04-15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3 . 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收复台湾B.平定三藩之乱
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3-31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曾说道:“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导致中国错失第一次重大机遇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实行
A.土地兼并B.科举制度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
6 . 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1757年,乾隆颁布《防范外夷规条》,关闭了宁波等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清廷外贸政策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B.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
C.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D.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7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材料反映“海禁”政策
A.是导致倭患加剧的原因之一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有效维护东南沿海社会安定D.主要原因是倭寇侵扰东南沿海
8 . 马克思指出:“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这种政策是指
A.重农抑商政策B.“海禁”政策
C.工商皆本政策D.“战而后和”政策
9 . 马克思指出:“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这种政策是指
A.重农抑商政策B.“海禁”政策
C.工商皆本政策D.“羁縻”政策
10 . 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明中期以后日渐衰落,其原因主要是
A.新航路开辟,旧航线日渐萧条B.明清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衰落
C.国人思想保守,不愿出海贸易D.明中期以后对外政策日趋封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