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这有利于
①延揽汉族文士   ②加快满族文化发展   ③缓和阶级矛盾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2-04-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据此归纳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蒙古关系密切,足以防备朔方来犯B.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C.长城失去原有的防御功能D.修德安民是守国之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下列有关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定三藩   ②统一台湾   ③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平定噶尔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B.中俄雅克萨之战
C.中俄《瑷珲条约》D.中俄《天津条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在出巡前曾言:“所批谕旨皆出联手,无代书之人,此番出巡,朕以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旨,断不假手于人。”该材料反映了清朝
A.中央决策科学高效B.医疗卫生水平低下
C.中央集权日渐强化D.官僚系统自主性低
6 . 我国今天的版图,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与康熙帝的大一统的民族政策,怀柔开明大度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信任及使用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民族政策。下列中关于康熙帝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B.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C.体现了他善于学习和创新D.有效的维护了国家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B.中俄雅克萨之战
C.中俄《瑷珲条约》D.《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8 . “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康熙帝于1684年第一次亲自拜谒明孝陵(朱元璋墓)的场景。据史书记载,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亲往谒陵,亲笔题词“治隆唐宋”。康熙帝谒陵的主要目的是
A.极力表彰明太祖的文治武功B.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全面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清时期,中央诏令沿海迁界,导致“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内外阻绝”“商旅不通”,如图是温州各县的迁界范围示意图。关于迁界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康熙年间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反映B.迁界令“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C.温州沿海四县迁界范围有较大区别D.扼杀了外贸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2020-07-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选项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B.设置三省,形成制度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2020-07-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