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2016-01-18更新 | 24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忻州康杰临汾长治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3 .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C.“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14-07-14更新 | 12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辽宁大连长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6 .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现象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B.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C.苏州丝织业出现许多“小户”“听大户呼织”,并且“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7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旨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出现劳动力市场B.工匠技术水平高
C.实行计时工资D.存在失业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