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言下之意,世界上还有他所不知的中国之外的天下。这表明他
A.弘扬了人类进化史观B.突破了华夏中心观念
C.论证了物质的不灭性D.超越了民主思想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2019-10-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认为:“今日之日明,非用昨日之明也。今岁之寒暑,非用昔岁之气也。明用昨日,则如灯如镜,而有熄昏。气用昨岁,则如汤中之热,沟浍之水,而渐衰渐泯,而非然也。是以知其富有者,惟其日新,斯日月贞明而寒暑贞盛也。”这一观点
A.认为人私欲的膨胀是正常现象B.开创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C.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D.否定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4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5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2)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证明。
(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6 . 经历明清政权鼎革,知识分子提出了改良社会的药方。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这些思想家们的主张
A.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B.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
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是对个体小农的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
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
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
8 .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指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又主张“严以治吏,宽以养民”和“工商皆本”。其认识本质上体现了
A.以民为本的思想B.民主自由的思想C.政治改良的理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1-01-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
A.反对私有制
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自由
D.反对中央集权
2018-04-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县桃溪中学2017年春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探究点一秦朝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一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统一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统一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剑桥中国秦汉史》


探究点二秦朝的郡县制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1)材料一反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郡县制有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1-11-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