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夫之(1619-1692),人称“船山先生”,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王夫之一生所著甚多,其中由30卷《读通鉴论》及15卷《宋论》所构成的史论,体现了其鲜明的历史观。而明船山之“史”,需观船山之“易”。在船山思想体系中,易学处于中心,统摄诸事之理;史学则处于外围,涵摄理之事征。“历史发展有无规律?如果有,是依照何种规律发展的?”在此之前,史学家多将朝代更迭所显现的治乱循环作为历史规律,船山反对此种分法,他认为治、乱仅是阴、阳二气运动的表现形态,在治、乱表象下,历史是沿着进化的方向发展的…… “历史为何而存在?”船山说:“史之为书,见诸行事之征也。”他认为。以史为鉴的目的不在于一姓之私能否常持大宝、资鉴君子能否青史留名,而在于仁政能否施行、百姓是否安居。由此可见,仁政、史鉴交相为用(乃是船山治史、研史之目的与意义所在。

——摘编自罗森《王船山的历史观》


(1)根据材料,概括王夫之的历史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简要评价王夫之的历史观。
2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反对君主专制,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B.主张“农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C.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国家
D.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B.实行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发挥市场作用保持物价平稳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
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
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
2021-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顾炎武提出了“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的见解,王夫之表达了“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愿望。这些思想
A.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追求B.是对现实问题的政治性反思
C.系统地提出了新的社会方案D.反映了人们对君主制的厌恶
2021-02-10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明清之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思想家是
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2020-07-17更新 | 311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10-14更新 | 30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10 . 有学者指出:传统上被定位为负面存在的“人欲”、“私”转而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这种变化,着实令人吃惊,故而称之为“剧变”,这种剧变说明了当时(     
作者相关表述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王夫之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中国社会正在发生转折
C.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D.宋明理学内容发生变化
2022-07-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