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禄,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不明乎此,而侮夺人之君,常多于三代之下矣。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顾炎武的学生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出必载书数簏自随,旅店少休,披寻检讨,曾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政治思想观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分析顾炎武治学思想的特点。
2020-03-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