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儒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积极健康的内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巨大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粱录》卷十八

材料三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请问答: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与孔子同一时期的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西方思想家是谁?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社会出现了怎样“令人厌见”的风气?当时的儒学家为了重建社会秩序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2020-09-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智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