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夫之指出,"天为民立君,君置臣以佐其治天下,故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若君待臣以非礼,视臣如草芥,辱其人格,屈其志气",臣则应当坚持原则,明确为臣辅佐之责,保持个人的节操,而不应在"天下无不是底君"的名义下盲从受辱,逆来顺受。此论(     
A.是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叛逆B.隐含着限制君权的进步思想
C.矛头直指君权神授的思想D.阐述了民族气节的重要意义
2022-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知识分子汲取了王夫之“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的民族观,形成了以“排满革命”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族思想,这种思想逐渐上升为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
A.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B.推动了儒学在近代继续并有新发展
C.对近代民族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D.对辛亥革命的爆发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2-01-14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反对“量其出以为入”,提倡“量其入以为出”,强调休养生息在先,收取赋役在后,“均一役也,豪民应之而易,弱民应之而难”,所以应实行差等收税。这体现了王夫之(     
A.儒道互补的哲学观B.理欲统一的自然观
C.重农抑商的财政观D.宽以养民的治理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诛夷之祸随之矣。”可见,王夫之主张
A.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统治者亟须整肃纲纪
C.树立国民的高度责任感D.建立廉洁的官僚队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夫之认为,并不存在包容“气”(物质)的虚空,而是虚空本身即是“气”的一部分,一切不过是“气”显隐状态的区别,一物之生是“气聚”,一物之亡是“气散”。王夫之这一思想
A.继承了朱熹的世界观B.是新生产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D.体现了人类的理性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夫之认为,行是知的来源,行是知的目的,行是知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知正确与否的标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的知行观
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天理观B.践行了汉代儒学的伦理纲常
C.体现出先秦儒学的经世思想D.体现出民主思想的日趋活跃
2022-01-18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的言论,其中体现了民本主义思想的是
①“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②“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
③“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④“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夫之对传统儒学“推教家以教国”的观点进行批判,主张“家国殊等”,认为“国教在政而政皆教”,“平天下”的“公忠”政治实践与“孝弟慈”等“私忠”伦理之间互相独立,不可等同。据此可知,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折射出宗法观念影响力日渐衰退
C.意在增强士人家国责任感D.源于对君主专制暗含危机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王夫之说:“治天下以道,未闻以法也。道也者,导之也,上导之而下遵以为路也。”由此可见,王夫之
A.认识到法治的危害性B.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
C.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D.倡导君主私天下观念
2022-01-0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