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6-10-19更新 | 121次组卷 | 96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016-07-08更新 | 25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明珠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指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由此提出应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下列制度与顾炎武的主张吻合的是:
A.分封制B.封建制度
C.联邦制D.共和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认为:“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据此,顾炎武强调的是
A.社会教化B.经世致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政通人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以德治淳化会风气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之际,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儒家思想批判吸收,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     
A.重农抑商思想B.民贵君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