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思想主张及目的,并辩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2019-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说明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佐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
2017-11-21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课 夏、商 、西周的政治制度
4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由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022-1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说:鸡鸣而起,孜孜(孜孜)为善者,舜(君子)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蹠(小人)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摘编自刘霞《孔孟义利观的异同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王夫之谓义(道德价值)本身包含着利(经济价值),其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盖道德离不开人的物质生活的抽象存在,物质利益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故利中有义。利益是道德作用于人之载体,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轨道,理寓于欲中,义存于利中,脱离利益也就是无所谓道德。盖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管控与制约,利益之满足必须受道德之承制,才不至亢害,反之,利非但毋利,反而有害。盖义与利互为依存,互为渗道,辩证地处于事物之对立统一之中。

——摘编自杨铮铮《略论王夫之的义利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义利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新义利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探究点一秦朝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一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统一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统一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剑桥中国秦汉史》


探究点二秦朝的郡县制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1)材料一反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郡县制有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1-11-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船山不仅精研儒学,且善诗文,工词曲,论诗多独到之见,而且旁及佛老,史论著称,提出“天下惟器而已矣”

“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循天下之公”“静即含动,动不含静”“时异而势异,势异而理亦异”等,为近世以来颇为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船山学思浩博,见解独到,但长期默默无闻。曾国藩极为推崇船山为人为学,整理出版《船山遗书》,刊刻与推广船山学问,使得船山思想大行于世,与当时启蒙思潮相对接,一时成为显学,才真正发挥其思想影响力。

——王月清《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哲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2021-07-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圣人坚揽定趾以救天地之祸,非大反孤秦、陋宋之为不得延,固以天下为神器,毋凝滞而尽私之……天地之产,聪明材勇,物力丰犀,势足资中区而给其卫。圣人官府之,公天下而私存,因天下用而用天下。故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王者无私以一人治天下,’此之谓也。

“是故因亦一道也,革亦一道也。其通也,时也;万古不易者,时之贞也。其塞也,时也;古今殊异者,时之顺也。”

——摘编自王夫之《宋论》《黄书宰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科技文化角度说明“宋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王夫之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021-04-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在中国政治伦理启蒙有它难以超越的局限,表现在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各种方案中找不到新兴的社会力量来制约君权,只能依靠皇权自身的切割:宰相与天子同议,可宰相是由皇帝来选择任命,并非出自民意;学而优则仕,士大夫依附皇权的传统很难使他们言论独立,“公其是非于学校”必将沦为泡影;复方镇也没有越出中央和地方是强干弱枝还是弱干强枝的传统格局。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依据材料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的制约君权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思想有哪些,并概括出现这一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七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长河中,在今湖南省地域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的政治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唐代湖南某著名瓷窑的世界第一(部分)


——摘编自《光明日报》


(2)写出该瓷窑名称。结合上表信息,说明该瓷窑生产和营销的主要特征。
2020-10-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