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17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清代,山西晋中有歌谣:“咚咚喳,娶来了,俺的女儿不嫁了,不嫁你那砍地的,俺要嫁的是字号里的掌柜的。”这反映了山西当时(     
A.商品经济影响社会风气B.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C.晋商经济实力最为雄厚D.工商皆本思想受到推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江苏吴江盛泽在明弘治初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嘉靖间“居民百家”“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明末“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清康熙中期则发展到“居民万有余家”;乾隆时,“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此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     
A.市镇经济的发展极为迅速B.商业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C.市镇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D.全国性商业贸易网络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为明朝时重要商业城市的分布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代表性城市

所在区域

功能定位

广州、漳州、泉州

东南沿海

外贸港口、商业都会

武昌、汉阳、荆州

长江沿岸

交通要津、贸易重镇

淮安、天津

大运河沿岸

交通要津、贸易重镇


A.江南市镇规模较大B.长途中转贸易兴盛
C.经济重心继续南移D.海禁政策逐渐废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当时亦有“用陕西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之说。明朝廷对走私茶叶定性为“通番”,明太祖朱元璋还规定“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极刑。”这反映出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     
A.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典范B.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D.有利于中原王朝的边疆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1400至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
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C.中国与美洲建立直接联系D.中国商品享誉国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房舍经历了由草舍而瓦屋、由无厅而有厅、由矮小而高广、由三间五架而多间多架、由朴实无华而重檐曾背的变化。这些变化日益普及,且遍布各地,且多是富民阶层和士大夫所为,明初政府对不同社会等级居住房屋所作的规定也逐渐破打破。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B.奢靡腐化社会风气影响
C.富民的社会地位变动D.经济发展推动风俗变迁
2022-06-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大抵15世纪中叶,湖广作为天下的粮仓,所产粮食沿江而下,供应江浙各地,“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取代了先前的“苏湖熟,天下足”的格局。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持续向南转移B.高产农作物在湖广地区广泛种植
C.苏湖地区商品经济发展D.苏湖地区人口增长快于湖广地区
2022-05-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7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以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已经取代与周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朝贡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市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外贸逆差已经扭转B.传统经济仍具优势
C.商战思潮广泛传播D.传统宗藩体制解体
2022-05-1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元时期,香药成为舶来品的代名词,在很多时候特指从南海诸国进口的沉香,乳香,檀香等香货。明清时期,沉香,乳香,檀香等香货不再被冠以“香药”总称的情况更为明显,它们更多时候是以各自具体的名称出现。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香药在国内已得到普及B.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范围扩大D.香药种植在国内得到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