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琵琶记》是元末明初高则诚创作的一部南戏,被誉为“南戏之祖”,备受推崇。明代徐渭赞扬其“句句是常言俗言”“从人心流出”“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据此可知,此曲
A.创作受心学影响很大B.语言受市民文化影响
C.主要宣扬了忠孝思想D.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
2 . 中国古代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微班进京,道光年间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对于清中叶后京剧能终结“花雅之争”的原因,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西方文化传入的趋势B.京剧具有完备的戏剧形态
C.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D.京剧蕴涵更多的文化价值
4 . 梅兰芳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即京剧)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注意,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他意在强调京剧艺术
A.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B.应该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
C.要表现演员的精湛演技D.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2020-07-12更新 | 884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这个剧种是
A.黄梅戏B.豫剧C.花鼓戏D.京剧
2020-04-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欧阳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如图邮票所体现的艺术形式
A.道光年间走向成熟B.其前身是昆曲和汉剧
C.只在北京地区流行D.被视为“中国国粹”
8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A.元杂剧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的民族压迫
B.元杂剧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
C.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D.元杂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020-01-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句谚语是下列哪一艺术形式的体现(  )
A.书法B.京剧C.剪纸D.绘画
10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戏曲与剧场的演进情况

时期戏曲代表表演区观众区说明
春秋战国优伶贵族厅堂、殿庭、院落殿庭、座席、帐篷优伶大都为奴隶
汉魏百戏百戏是歌舞杂剧的融合观众区拍起
隋唐歌舞歌台:舞台:乐棚神庙广场表演区拍起
宋元杂剧舞亭,乐亭,后台(准备区)神庙广场瓦舍勾栏表演台加屋顶:出现固定的演出场所
明清南戏、京剧、各种地方戏增加伴奏区神庙广场、街巷、会馆、城乡宗祠、酒楼茶馆前台加宽,后台加大


指出上表中反映的中国古代戏剧发展趋势的三个方面,并加以说明。
2019-08-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