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由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022-1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黄宗羲看来,君主与生俱来背负为民众兴利除害的职责,王夫之也提出了“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的主张。这些主张(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政治诉求
C.体现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继承了先秦的民贵君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在《尚书引义·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他又说:“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据此判断,王夫之这一说法(     
A.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B.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为主要目标
C.具有一定民主启蒙色彩D.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王夫之说:“法严而任宽仁之吏,则民重犯法,而多所矜全;法宽而任鸷击之吏,则民轻犯法,而无辜者卒罹血不可活。”这表明,王夫之
A.反对政府实行严刑峻法B.主张国家治理中应任用贤良之人
C.提倡建立统一执法标准D.认为执法官素质对社会影响重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指出:“果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栗者闭宋,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强化政府的调控B.重本抑末
C.发挥市场的作用D.工商皆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王夫之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其发展变化是有所依凭、有所根据的。这反映了王夫之
A.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深化D.从唯物角度否定程朱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末清初,提出了与王阳明心学针锋相对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唯物思想的进步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3次组卷 | 4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所示的是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他们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A.抨击程朱理学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和自由D.倡导经世致用
10 . 下表是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相关言论。
“儒者之学,经天纬地”,学者“不为迂腐,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全望祖《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君子之为学”,“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以求“明学术,正人,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经世之大略”,“所贵乎史者,述往以未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这说明三人都(  )
A.推崇格物致知B.主张以史为鉴
C.关注社会现实D.强调知行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