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明代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
C.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D.家庭副业成为织工收入来源
2022-09-09更新 | 1110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2 . 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相互竞争,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论为难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株”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经济因素B.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C.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D.自然经济加速走向解体
3 . 据史料记载,17世纪初,“我吴(苏州)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反映出当地
A.社会矛盾尖锐B.农耕经济衰退C.手工经营废弃D.雇佣劳动兴起
4 .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进行生产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本质特征是
A.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B.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C.工商业市镇日益兴起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楼万历(1573-1620年)时期的吏部尚书张瀚曾说,其先祖在成化(1465-1487年)末年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张瀚先祖能够大规模经营,说明明朝中后期
A.纺织独城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商人通过科举提高社会地位D.官商勾结社会矛盾尖锐
6 . 《明神宗实录》中载,吴(指苏州)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杼轴、纂组,均代指丝织业),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中
A.苏州丝织业最发达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私营手工业的异变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21-09-06更新 | 54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过关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明清时期的江西景德镇,周边失业农民大多在民窑中“佣工为生”,往往“工兴则挟拥以争,工毕则作鸟兽散”,这反映了当时
A.家庭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C.全新生产方式的成长D.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
8 .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
A.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B.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