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的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2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把鸦片战争作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
A.促成新思潮的萌发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
3 . 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D.殖民外交思想
4 . 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D.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5 . 英国的鸦片商人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获得了“今后只服从本国的法律和规章,而不必受中国管辖”(基辛格《论中国》)的权利。这项权利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关税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主权
D.贸易主权
6 .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2017-10-11更新 | 21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中国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人来华传教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争后放弃宗藩朝鲜
8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3次组卷 | 6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中学2016届九年级5月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
A.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
B.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D.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0 . 清末历史教科书大多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民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开始关注它对中国的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前后一批史学专著则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与这些史著不同的是,历史教科书一面认为它是列强侵略中国之始,一面仍然采用明清之际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据此可知,民国时期
A.历史教科书重视近代国家观念的塑造B.历史教科书侧重宣传五族共和理念
C.民族危机的加剧导致教科书编写激进D.教科书编写与学术研究成果保持同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