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1759年,某英商赴天津控告粤海关勒索,要求宁波开口通商。乾隆认为“番商有意把持,必欲去粤向浙,情理亦属可恶",不但不准别口通商,而且将其圈禁澳门。由此可知(     
A.英国商人企图垄断中外贸易B.英国已经威胁到中国主权
C.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出现松动D.统治者秉承天朝上国理念
2 . 有学者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但如果没有行商、总督、粤海关监督、巡抚、知县等的参与,英商也不敢铤而走险……鸦片进入中国造成的伤害,最终导致了战争。”据此,该学者认为(     
A.鸦片战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中国闭关锁国是战争爆发根源
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的原则D.清政府近代外交意识十分淡薄
3 . 中国苦力贸易和非洲黑奴贸易,同属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人口掠夺的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黑奴贸易,主要发生在16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都铎王朝时期,女王伊丽莎白大力支持和参与这项罪恶活动。1672年,英国政府为了更好地组织黑奴贸易,给“皇家非洲公司”颁发了特许状。但随着中小新兴港口商人和殖民地种植园主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在1698年取消垄断,实行黑奴自由贸易。据统计,在整个奴隶贸易年代里,英国从非洲运走的奴隶数目,是其余各国总和的四倍。利物浦每年从奴隶贸易中平均获纯利30万英镑,布里斯托尔在18世纪因黑奴贸易发展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了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续增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毫无禁阻。”一般来说,苦力是签有契约的,尽管绝大部分是被迫签约的,在形式上它是“合法”的。苦力船上的超载和缺粮缺水以及对苦力的虐待一点也不亚于贩奴船。苦力贸易的猖獗期是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这期间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参与了这一血腥的贸易,获取了高额利润。据统计,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以契约华工的形式掠走1000多万中国人。

——摘编自张忠祥《中国苦力贸易与非洲黑奴贸易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黑奴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相比黑奴贸易,中国苦力贸易有何不同并分析其猖獗的背景。
2022-08-14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为中国不同时期白银与铜钱兑换比值的变化情况表。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1838年1842年1849年
比值1:16001:17001:2350

A.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B.非法贸易进一步发展
C.西方殖民者大肆搜刮D.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2022-05-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1839年11月,穿鼻海战结束后,中英双方各执一词。林则徐奏称英舰率先开炮,受创后逃跑,清军没有追击。而义律给英国政府的报告则称英舰被围后向清军发起进攻,清军3艘船被击沉,1艘爆炸,多艘明显进水后撤退。这表明
A.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B.英官方文献报告更可信
C.鸦片战争爆发时间有误D.利用史料需辨析其来源
2021-12-1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期中)文综历史试题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6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8次组卷 | 168卷引用:山西省山大附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12月(历史)试卷
7 . 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受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2021-03-08更新 | 8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新校区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此现象导致
A.中国被卷入了世界市场B.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
C.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劳动人民生活负担加重
2021-02-27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
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
2020-11-20更新 | 427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马克思指出:“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的社会危机加剧
B.鸦片走私使政治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C.鸦片走私破坏了中国的传统亲情关系
D.鸦片走私改变了中国皇权的血缘世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