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如表是关于近代中国茶业产销的统计数据(单位:万担)。由此可知
时间产量内销外销
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
1861年312.5202.5110
1886年567.46205362.46

A.鸦片战争导致茶叶滞销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
C.茶叶外销始终占据主导D.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2 .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广东民间排外活动时有发生。当时的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叶名琛,对此采取默许态度,外国人的一切投诉均置之不理。后来他因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称为“六不总督”。这反映出(  )
A.清朝官民强烈的爱国精神B.官员误国误民的渎职态度
C.列强多国联手压制的结果D.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 .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外贸易情况
中外贸易货值表(以海关平银两为单位)
年份进口出口出入超
1872       187466.105.01170.484.090(出)4,379.049
1882--188475.014.56368.224.073(入)6,790,490
1887-1889112.643.64991,736.369(入)20,907.280
1892 1894149.522.309115,773.453(入)33,748.856
对其走势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贸易的逆差在逐渐减小B.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增强
C.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D.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迁
4 . 1850年,美国有90艘轮船抵达香港,所载货物在此改由小轮船或木船转运至广州等其他口岸。同时把广州等地运往美国的货物运到香港,再用远洋船只运输。其他国家的对华贸易也逐渐仿效了美国。这反映出
A.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B.广州的政治地位已下降
C.美国取代了英国在华地位D.中国近代化航运业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时势进行解释:“(欧美国家)譬如桀犬狂吠,本不足以论是非,及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服。”“所赖通商为该夷养命之源,税例之增减多寡,即关夷情之向肯从违,若过为搜剔,则恐致反复”。这表明当时
A.御侮策略取得一定成效B.外交理念亟待转变
C.朝贡贸易体制得以维持D.近代主权意识增强
6 . 马克思在对近代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始终站在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上,将中国经济纳入到世界经济大体系中进行整体性考察,科学客观地分析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双向互动、发展趋势等问题。这侧面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B.近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较大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马克思对近代中国的理性分析
2022-05-12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年均财政收入和军费情况,以下数据说明,鸦片战争
财政收入鸦片战争的军费军费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人口数人均军费
中国3904万两2733万两70%41000万0.067两
英国15540万两1243万两8%1500万0.829两

A.人均军费与战局无关B.清政府的战败有必然性
C.无法从经济角度解释D.军费数量与战局负相关
8 . 道光时代,人们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也觉得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可以省去争执。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完全符合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B.改变了贸易入超的状况
C.出现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局面D.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9 . 1867年,总理衙门大臣奕䜣认为列强各国遇事只有“于彼有益,则必出全力以相争,不载入条约之内不止”。1869年,在奕䜣坚持下,“洋药进口税增加二十两,生丝出口税倍增”等内容写入《中英新定条约》。这说明奕䜣
A.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B.萌发国家主权意识
C.遵循“中体西用”原则D.坚守朝贡贸易体系
2022-05-10更新 | 48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842年地处上海附近的吴淞镇,因地扼中外船只入港要口,备受各方青睐,昔不过三里之市场,今则自镇以南马路日增。在这之后,江南港口城镇大为发展,是因为
A.西方列强开设工厂B.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C.清政府的自强运动D.江南自然经济已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