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中国的物产总在f国家水平线之上,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第二,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叶起始用机器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成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总而言之,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的近代化,而东方的世界仍滞留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年)


评析上述作者的观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作者的观点,可以是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作者的观点)
2021-12-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摘自【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举例说明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政治、经济因素。

(2)在这一时期,中国专制主义盛行有哪些主要表现?由此产生了什么后果?

(3)透过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