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如图为近代列强某次侵华战争形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洋务运动”相关内容后所做的总结。据此可知,其中④属于(     
①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②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等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企业。③还办了新式学校,建成了新式海军。④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A.历史背景B.历史条件C.历史过程D.历史结论
3 . 晚清时期,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选项中,列强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辛丑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越南条款》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70年清政府设立南洋通商大臣之后,又设立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以上做法(       
A.表明清朝丧失了关税自主权B.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维新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D.扫除了民主革命的障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护国战争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在中国购买3万吨煤炭和3000石大米,开战后有官员建议停止供货,但李鸿章却说,“订货在失和之先”,命令继续供货,“以示信用”,而这些煤炭,正是日本进攻中国的军舰燃料。这可用于说明(       
A.战争中清军的作战策略不当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的战败与统治腐朽相关D.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7 . 如图为1908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局部),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彼此冲突对立B.清廷力拒外资实现铁路国有
C.攫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D.东北地区成为列强在华争夺焦点
2023-12-02更新 | 18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8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3-11-28更新 | 2086次组卷 | 15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9 .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该传教士提及的战争(     
A.败局引起台湾军民的抵抗B.导致了清朝中央集权弱化
C.促成了“东南互保”局面D.发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023-11-20更新 | 88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60年春,太平军将领联名照会英法联军统领,“久闻麾下已破仙城(广州),革除吏弊,施行仁政,大得民心,弟等曷胜欣幸,意欲刻即统兵前来,大齐斟酌,共展鸿图。”这反映了太平天国将领(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受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
C.缺乏民族国家的主权意识D.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
2023-11-1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