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019-01-30更新 | 5941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历史
2 . 慈禧在1862年11月17日的上谕中,命沿海各口岸挑选民兵,接受西法训练,说:“官兵不能得力,暂假洋人训练,以为自强之计。”并且表示:“除学习洋人兵法外,仍应认真学习洋人制造各项火器之法。各项得其密传,能利攻剿。”据此可知当时
A.洋务派已掌握地方大权
B.清政府统治危机依然严重
C.清政府正筹建近代海军
D.慈禧认识到“制夷”的关键
3 . “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这一梦想,当时的中国人进行了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4 . 学者汪林茂评论某一历史事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一历史事件是:
A.小农经济解体B.外国商品倾销
C.洋务企业创办D.民族工业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