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B.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C.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D.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2020-12-16更新 | 326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B.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
C.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
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2018-06-07更新 | 19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3 .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造中国社会。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这反映出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广泛传播B.时局变化影响农民运动
C.农民革命实践推动理论发展D.太平天国不断走向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