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代,户部银库“为天下财赋总汇”“各省岁输田赋、漕赋、盐课、关税、杂赋”,除存留本省支用、协济不足省份外,“凡起运至京者咸入焉”,执行着类似“国库”的功能。由表1可知,清政府支出剧增从而遭遇严重的财政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及各省解部饷鞘数量情况             单位:万两
年份旧管银数新收银数解部饷鞘数量开除银数实在银数
咸丰元年844.0962850.8529约6095鞘、500匣956.9910737.9581
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约3661鞘、220匣1032.6172541.5246
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约2543鞘、130匣847.1746169.6897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022-05-2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一般委任谙悉洋务的实力派官僚担纲外交机构的长官。因此,奕䜣等洋务派首领把持的总理衙门职权不断扩大,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A.建立近代外交B.应对内外压力
C.适应列强需要D.推行洋务运动
3 . 列宁在论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时写道:“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这表明列强
A.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态势B.开始觊觎中国边疆领土
C.对外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D.侵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54年9月9日,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北华捷报》发表评论,高度肯定太平天国所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关心每个社会成员,显然包括下层贫苦群众,凸显新朝施政最基本的原则是保护人民安康,这一点连欧洲列强也相形见绌。这一评论体现出
A.西方同情并支持太平天国B.太平天国对理想社会的探索
C.改朝换代是洪秀全的目标D.文件突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2022-05-19更新 | 754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5 . 下面漫画反映了近代列强在对新加入猎手俱乐部的衣着不伦不类的日本进行观望之余还带着不屑的情景。据此可推知,该漫画
A.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创作背景B.反映了列强企图联合侵略中国
C.暗示中国西南边疆形势严峻D.表达了西方对日本侵华的不满
2022-05-13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试卷
6 . 19世纪40年代和(19世纪)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下一代的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据此可知
A.西方成为中国社会转变的决定因素B.中国社会转变与救亡图存产生共鸣
C.西方思想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可D.政治领域的近代化是这一时期主导
2022-05-08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今天所称的洋务运动有过好多名目,可以说有名有字有号。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稍明新旧区分应该是
A.同治中兴B.清末新政C.夷务运动D.同光新政
2022-05-02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以下为若干史料记载。如表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吾国以洋务衰也?……至甲午之败,其难辞其咎也。1901年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元凶,其“自强”新政过程是中外反革命勾结的过程,甲午战争失败更是其军事上消极抵抗和外交上积极投降所致。1955年胡滨《卖国贼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有爱国主义之心、民族主义之情,但也有误国之处。2019年陈旭麓著、傅德华编《中国近代人物评论》
A.《李鸿章传》为研究李鸿章的一手史料,其可信度相对较高
B.《卖国贼李鸿章》相对客观公正的评述了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C.《中国近代人物评论》片面强调李鸿章的功绩,具有主观性
D.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立场,并受时代发展趋势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奖之”,“皖中士人莫不感奋”。曾国藩此举旨在
A.延续科举取士制度B.传承儒家优秀文化
C.践行中体西用理念D.争取传统士绅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甲午战后《知新报》报道∶湖北机器织布局在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极力整顿"后,"竞盈余十八万两",其产品畅销、备受欢迎;天津机器局"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湖北枪炮厂以及各省军事工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说明甲午战后
A.洋务工业仍有发展B.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C.戊戌变法取得成效D.洋务运动基本破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