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梁启超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020-11-14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67次组卷 | 11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3 .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19-01-30更新 | 1584次组卷 | 47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A.认为战争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
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