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日本参谋本部于1894年8月编写的《日清会话》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军用汉语教科书,该书附录中将辽东半岛、长江口岸等地列为“清国主要地名”。这反映出该书
A.彰显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野心B.推动清政府重新认识中日关系
C.刺激日本通过海战来侵略中国D.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诱因
2021-08-22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国人的触动可谓微乎其微。这场战争的战场只是在上海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在当时国人的眼中也不是那么严重的损失,如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对于庞大的中华帝国来说不过是一个区区弹丸之地,至于贻害无穷的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更是无足轻重……

——摘编自刘悦斌《晚清国人对中外关系认识的变化及应对

——从“华夷秩序”到“战国秩序”》

材料二   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之下成了亚洲唯一个世界列强,而作为当事人的清政府,他们的核心利益却还是维持满人的统治,延续大清的正统。所以,翁同龢可以因为限制汉人官员的力量砍掉北洋水师的经费……翁同龢跟李鸿章有矛盾,甚至在某地尚未失守时,谎报朝廷说已经失守。而慈禧办寿也可以为了热闹不要那艘后来成为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的吉野号,因为对清廷来说,卸磨杀驴也好,割地赔款也好,这些只是肌肤之痛。只要大清正统还在,祖宗之法不变,一切都还好说。这也是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之后,当日本用商船将活下来的976名清军战俘送还的时候,正在忙着给慈禧过大寿的清廷认为这些被俘的人属于不祥之人,甚至将军官革职,士兵遣散。

——摘编自《原来这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国人触动微乎其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3 . 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李鸿章准备购买英国产的最新巡洋舰,但朝廷中众多大臣从中作梗,最终这艘巡洋舰被日本购买,成了日本的吉野号战舰,在黄海海战中把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材料可用来说明清廷
A.天朝上国观念依然浓厚B.对世界形势反应迟钝
C.众多大臣暗中助日侵华D.对日本侵华未做防范
4 . 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海军官兵及海军学校学员在见面打招呼时狂叫“打沉定远!打沉镇远!”连儿童玩耍都在做“打沉定远”“打沉镇远”的游戏。这说明日本(     
A.民众意愿左右了政府决策B.已经做好武力侵华的准备
C.与清王朝的军事摩擦升级D.为掌握战争主动权而蓄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4年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月余,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敌,予敌重创。但敌增兵纷至,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无以为食,争船逃走,旅顺陷落。这一结局
A.源于清军素质的低下B.动摇了清政府反动统治
C.消磨了国人反帝意志D.折射出清朝统治的腐朽
2021-01-24更新 | 369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95年2月,维新思想家文廷式在朝会中主张效仿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破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材料体现了
A.维新变法遭到顽固派反对B.清政府已成为日本侵略的工具
C.清朝未迁都最终导致战败D.清末多数官员因循守旧与无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广岛设立战时大本营,天皇亲自坐镇,统一指挥军事、政治和外交,“举国一致,目标集中,讨伐中国”的情绪弥漫全国;而处在指挥作战地位的李鸿章,事事需要奏请,难以迅速形成决策。材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采取“保全和局”战略B.民族情绪左右战时决策效率
C.政治体制对政府决策影响大D.清末皇帝仍完全掌握决策权
8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68次组卷 | 1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4次组卷 | 148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
2020-08-07更新 | 766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