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4·天津·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甲午战争前后列强在华兴办工厂数量增加直接导致了(     
1860—18951895—1901
4052
2835
3258
1536
A.社会性质改变B.列强开始抢夺在华利益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D.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24-01-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2 . 有学者痛陈:“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而把它视作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并立即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材料中的“此”指的是
A.甲午战争B.公车上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武昌起义
3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应为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报纸竞相发表文章,喊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官员们也上奏反对割台,一时间“章满察院,衣冠塞途”。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签订
A.导致君主立宪思想兴起B.加速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C.激发民主共和观念传播D.鼓舞官员积极上书言事
7 .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欧洲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0-09-22更新 | 19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9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
189469.496.2624.25
190062.9911.2025.81
190555.7114.0430.25
191050.8916.1432.97
191448.3120.39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19-01-30更新 | 2769次组卷 | 68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由此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对有识之士的影响是
A.开始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B.开始寻找自强的道路
C.开始走上反清革命道路D.开始研究政治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