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太平天国之初,流行的歌谣中唱到:“换个朝来立个王,带兵最数好洪扬,吃饭官兵同张桌,睡觉官兵同个房”后定都天京伊始,天国便颁布了一部“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太平天国礼制》。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A.代表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B.中央政府权威逐步加强
C.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D.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2-01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清朝传统的漕运制度下,江广三省(江西、湖南、湖北)运道最远,旗丁运漕须先涉长江,再由仪征进入运河北上,致使漕运成本颇为昂贵,且难核算。咸同年间,漕粮折银和借助轮船招商局进行采买,并由海道运津交仓,逐渐成为江广漕运的主流。这一变化(     
A.推动了晚清河运业的发展B.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
C.彰显了晚清漕务的近代化D.导致官府与民争利现象严重
2023-11-2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8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3 . 清朝时期,台湾地方志的修撰一直备受重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蒋毓英主编《台湾府志》为清朝首部台湾府志,其记载郑成功攻克台湾时,舟师搁浅,“水忽涨十余丈,巨舰毕入”,编者认为此“非天之相此逆旅也,盖将借手以式廓国朝无外之疆域”。清军收复台湾时,则“咸水苦军士,而海岸忽涌甘泉,众无渴患。一战而澎湖克复”。

——摘编自[清]蒋毓英主编《台湾府志》

材料二   自康熙至道光,台湾府、厅、县志修成且保存至今21部,另有私人纂修志书多种。其中,有关台湾收复后社会变化的记载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如乾隆年间《重修凤山县志》记载台湾由“不粪种”“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除”,到“生齿日繁……勤耘耨、浚沟洫,力耕不让中土”,而雍正年间《台海使槎录》等志书亦载台湾少数民族从“无田器”,到“耕种如牛车犁耙与汉人同”,以至“礼节近亦渐学汉人”,“骎骎乎有中土之习”。

——摘编自柳浪《清朝台湾地方建置与方志编纂研究》等

材料三   同治年间,台湾《淡水厅志》修成,其序言强调淡水乃“沿海七省藩卫”,“海防尤重”。光绪年间所编《恒春县志》则记载日本“觊我土地”,朝廷派沈葆桢“提兵渡台”,“以公法条约,折冲于尊俎之间”,事毕,恒春设县,而“日本之役为恒春设县之由,……不可不备录之,以符数典不忘之意”。

——摘编自《清代台湾方志汇刊》

(1)材料一中,《台湾府志》记载“水忽涨十余丈”和“海岸忽涌甘泉”两起事件,作者有何动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三中两部台湾地方志的记载,反映了哪些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陆续开设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局、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这些学堂的开设(     
A.得益于国防建设投入B.采用了官督商办的体制
C.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D.拓展了与海外市场联系
5 .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䜣、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这说明(     
A.太平军雇佣外国人制造武器B.太平天国起义危及清朝统治
C.清朝官员思想有了彻底转变D.洋务运动的开展得到了推动
2023-10-31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咸丰、同治以后,一大群汉族士大夫成了封疆大吏。他们跟以往的督抚不一样,不仅自己手里有军队,而且通过收取厘金壮大了地方财政。在这些督抚控制区域,一个个现代化企业破土而出,揭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篇章。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戊戌变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83年初,法国驻华公使宝海向法国国内发去信号:“李鸿章可能已奉命前往广州担任对安南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他可能拥有15万大军。”茹费理内阁回电“1883年的中国与1859年的中国并无不同”,谁曾想在两年后,茹费理内阁却因此而倒台。这折射了(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洋务运动增强清朝的实力
C.中国西南的战略地位提升D.法国政府战略目标未达成
2023-08-28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英国学者指出:“南京的占领完全改变了天王的战术,他不再继续进行由前进的恐怖来制衡满洲的、迅速和凯旋的进军,却把他的党徒集合在南京及郊区周围,在同一时期从事组织有朝廷和法院的正规政府。”该学者意在强调(     
A.清政府赢得战略主动B.太平军的机动性降低
C.农民运动走向正规化D.战术决定天国的命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62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创办资本中华商占60%~70%。买办或买办化商人与洋商的结合使“华商避捐,洋商得利”。一些洋务派官僚提出试办航运企业的想法,他们认为“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各厂造成商船亦得随时租领,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这表明(       
A.自强目标被求富方针取代B.洋务派官僚秉持富国增收经济思想
C.商战救国成为社会的共识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投资设厂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1861年,太平天国颁布法令“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倘有托词延宕,一经控迫,抗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农民运动缺乏群众基础B.绝对平均主义难以实现
C.太平天国政策朝令夕改D.传统农耕经济受到冲击
2023-05-30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高考冲刺训练(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