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1年,在两湖地区架设电报线的工程由于受到湘省当地绅民的重重阻碍而中途停工。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后,他积极开通风气、说服土绅,并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商议,修改了湖南境内原有铺设线路。这反映了(       
A.湖南地区近代化进程的艰辛B.湖北地区绅民思想较守旧
C.甲午战争促进民众思想转变D.进步人士助推交通业发展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中的刘坤一刘坤一(18301902),字砚庄,湖南新宁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廪生出身,湘军宿将,清末重臣。刘坤一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刘坤一和晚清社会。下表是研究刘坤一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
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
三年(1874年)
史料3《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
十四年(1908年)
史料5《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7《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据《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1)根据表,结合刘坤一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判断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刘坤一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太平军初期所占领的城市中,曾不同程度地实行“消灭”商业的措施,但附近的农村集镇上商业反而更加繁荣;在后期占领的江南地区,则发给商铺“商凭”,允许自由贸易。这表明太平天国(     
A.沉重打击清廷统治B.实行务实的经济政策
C.统治集团日渐腐化D.突破平均主义的藩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以救国为宗旨创办民族工业B.向西方学习创办军事工业
C.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D.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60年代以来,李鸿章先后兴办了苏州洋炮局、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局;又陆续筹款添购德国克虏伯后门四磅钢炮一百十四尊;仿照德国制度,成立炮队19营,聘请德国教习训练。这些举措体现了(     
A.军事体制实现现代化B.中外军事力量趋于平衡
C.军事建设与国际接轨D.军事工业取得创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872年詹天佑出国留学前,家人和政府签订具结书(保证书)的内容。这反映出(     

具结书

兹有子天佑情愿赴宪局带往花旗国(美国)建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派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

曾祖文贤,祖世鸾,父兴洪

A.民众对留学教育已趋之若鹜B.中体西用观念影响对外交流
C.政府主导学堂选官制度变革D.近代化教育由此拉开了大幕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7 年,张之洞、盛宣怀等在筹备中国通商银行期间曾强调:“他族视中国强弱者,以学堂、矿务、铁路、银行为根本,船坚炮利犹其次也。”由此可见,筹建该银行旨在(     
A.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B.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C.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D.推动政府全面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有固定经费来源,即“江海关制造二成洋税”,在此例定经费范围内制造的军工产品可以无偿划拨给各省,而一旦划拨,日后的枪、炮、轮船维护费用由接收方承担。这表明(       
A.军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B.洋务企业资本的国有化
C.中日近代化的道路不同D.中国近代工业正式启动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抢分卷(二)·新教材·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光绪十三年(1887年),俄使库满请求中俄电线相接,清廷官员在翻阅《万国电报通例》的基础上认为:“(根据)《万国电报通例》第八款各国皆有权衡可以停止电线或久或暂或一律停止或只某处之线或停某样信息皆按事实所宜等语,似接线不能不允,亦不必不允也。”这表明,当时(       
A.士大夫已拥有国际法观念B.清廷认识到客邮损害国家利益
C.清政府外交政策不断调整D.中俄对电报铺设权的争夺激烈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自鸦片战争起,清廷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厘金本来源自民间用来修葺寺庙的自发筹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廷允许厘金就地征收并留用,且各省被赋予自行筹款的权力。这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廷财政制度逐渐实现近代化B.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C.厘金制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清朝中央政权机构发生了变异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