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60次组卷 | 148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初,学者林懈认为“有洪杨内乱为之因,遂生曾、胡、左、李迭握朝权之果”,梁启超也说“金田一役,实满汉权力消长之最初关头也”。这些认识意在说明
A.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晚清传统政治权力结构嬗变的原因
C.洋务运动的兴起源于镇压太平天国D.汉族督抚势力崛起瓦解了中央集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近代文化抉择的出发点。文化和社会现实分不开,它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是由社会现实来抉择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独立、民主、富强,相应的近代文化也是围绕这个主题来构建的。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一中国近代文化研究》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观点明确,解读须有史实依据,表述准确)
5 . 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衡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这种安排
时间总署大臣人数军机大臣人数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753
1869-1875年1054
1876-1881年1255
1882-1884年1264

A.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B.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C.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2018-01-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018-01-01更新 | 562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甲午战争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观念
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促成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10 .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7-11-07更新 | 28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石柱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