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60次组卷 | 148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历史试题
2 . 日本殖民主义者标榜日本和台湾“同文同种”,声称儒教在两种文化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但1896年出版的《增订三字经》删除原《三字经》中关于清朝的记述,同时排斥《孟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维护天皇权威,服务于殖民统治
B.实现对台湾的文化同化
C.《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
D.清朝腐败落后,不值一提
3 .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018-01-01更新 | 562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
第三项又,即使在任何情况下,签订战胜条约时,也必须将以下六个要冲,纳入本邦版图。
其一盛京益州以南之旅顺半岛
其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
其三浙江舟山群岛
其四澎湖群岛
其五台湾全岛
其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某同学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采用的材料。该图片可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日本蓄谋已久B.中国失败原因C.日本军力强大D.中国政府腐畋
9 .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7-11-07更新 | 281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2017-09-26更新 | 1267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