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下图为外国在华部分企业的投资变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列强在华企业投资变动的主要推动力源于
A.通商口岸的开放B.清政府的巨额赔款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 . 下列是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在华资本直接投资行业构成表。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前
估计投资额(美元)占合计百分比
贸易业4194991138.47
银行业2809494025.76
保险业59928005.50
航运业1334254912.23
工业1424512813.06
其他商业54280164.98
总计109053340100.00
A.列强对华商品侵略的特点B.民族资本在工业领域占优势
C.航海业成为中外争夺重点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3 . 1872年,李鸿章在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材料表明
A.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市场B.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进口的原料
C.中外合资办企业的重要性D.加强民用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2021-09-24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21-09-02更新 | 4188次组卷 | 155卷引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021-08-21更新 | 25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6 .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
7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2021-05-14更新 | 838次组卷 | 4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属于器物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 . 1896年,李鸿章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签订《中俄御敌互助条约》(《中俄密约》)其有要点:与日开战,相互援助;战时中国向俄舰队开放口岸;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修建铁路到海参崴。俄国有权用此铁路运送军队有效期15年,《中俄密约》的签订
A.一定程度激化了日俄矛盾B.刺激了东北民族企业的发展
C.有效震慑了东北日本势力D.客观上推动东三省全面发展
10 . 下图摘自《中国近代史通鉴》的单元目录(部分)。该单元的主题是
A.边疆危机的加剧B.甲午风云
C.洋务运动的兴起D.瓜分狂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