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主张体现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企业,建成新式海军说明中国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C光绪帝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除旧布新的举措表明清政府实施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D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是清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A.AB.BC.CD.D
2021-04-11更新 | 634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年代学堂名称类别
1862京师同文馆外语
1866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76福州电气学塾科技
1880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1887广东水陆师学堂军事

材料二   中国近代型的新式学堂最早是由西人创办。到1860年,基督新教在华办的各类学校不下50所。国人自办新式学堂始于洋务派,但这些学堂一般都规模小,为科举正途所歧视。与此相适应,当时中国的旧式书院约有4500所,就读秀才有90万,童生约200万。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材料三   康有为指出:“夫因(八股)文体之极弊,而欲废四书文者,过激之说也。……厘正文体乃以尊四书,变通流弊乃以符旧制。其为事至顺,其图变至易,其所关至大,其收效至神。”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及类型。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时期中国新式教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科举制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在变法中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在清朝建立后两百余年中,将军、都统、副都统等官职,基本上为满族贵族充任,只有到了清末才有为数极少的汉人充任。同治以后,清朝形成了汉族大臣握有东南各省督抚大权的政治格局。这一变化说明晚清时期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化B.政权结构发生变化
C.新的阶级力量迅速崛起D.督抚专权局面形成
5 . 1892年,江苏候补道张翼通过关系谋得了开平矿务局总办的"肥缺"。在其主持之下,矿务局的管理混乱,生产经营每况愈下,结束了它的鼎盛时期。上述材料反映出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力较大B.中体西用思想缺乏实施基础
C.洋务运动受到封建因素制约D.近代管理模式在华水土不服
6 . 下表是1894—1914年的外国在华资本结构表(单位万元)
工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合计
18942,7912,6159,2846,68021,370
191437,69064,43567,96814,515184,608

据表中的统计信息可知(       
A.甲午战后西方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工业是列强对华投资的重点
C.西方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有改变
D.列强已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民革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日本随军记者因此感慨;"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这现象反映了
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观念淡漠B.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近代民主意识观念淡薄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半封的社会
2021-01-06更新 | 41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湖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上折提议“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其实力相助”。此后,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军退离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重回中国怀抱。为了酬谢,奕奏请清廷赏给三国使节“宝星”以示嘉奖。这一事件(     
A.说明清廷未改变天朝上国思想B.反映清政府深谙近代外交
C.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策略的调整D.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024-05-08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84年新疆建省后,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到清末,新疆年产丝由过去的30万斤,增加到70万斤。由英俄商人贩茧出国的,每年达到150万斤左右。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疆的工业化进程B.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体现了政府重视边疆开发D.反映了自然经济的破产
2020-06-25更新 | 635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63年,张斯桂为《万国公法》作序,在“展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一再强调只有通过自我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万国公法》的印行(     
A.揭示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B.纠正了中华法系的偏向
C.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D.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