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针对晚清列强环同的危局,同样心系富强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专注于从《管子》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以政教言之,言自强者无非西法是尚,求其能通古今利害以自强者,无有也”。他既认为“欲求坚甲利兵……则必以炼铁为第一要义”,又着力发《管子》中的“牧民”之意,认为富国之术“虽通鱼盐之利,而实重仓廪之储”。以下对张佩纶思想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运动时期思想的复杂性B.其“自强”思想带有明显的儒生色彩
C.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政教”层面D.坚持不废农本、执守王道的传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李鸿章在设立招商局的过程中,由于与太古等外商轮运企业竞争,竞相降价。因为资金短缺,李鸿章要求各省直接拨借官本200万两来充盈洋务企业。“收买旗昌洋行,得船18艘”,但是仅仅在5年之内,已经有9艘无法使用。据此可以推断出(     
A.中央集权遭受巨大冲击B.国外资本实力十分雄厚
C.官僚腐败侵蚀企业发展D.军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二日总理衙门议复奏折称:“该御史请将强学书局改归官办,自系为讲求实学,培养人才起见。”官办后,其报刊登内容均为官员升迁、钱粮水患等事务,至于广译西书,讲求维新一字全无。由此推断维新变法
A.组织力量欠缺群众基础B.没有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
C.推行过程太过仓促急迫D.具体策略受制于政治格局
2021-11-0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4 .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允许地方自筹军饷,各省督抚纷纷开征厘金,见货即征,至于税率多少、如何征、怎样调拨使用户部不过问。这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削弱B.各省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C.洋务企业筹集充足资金D.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 . 1872年,李鸿章在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材料表明
A.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市场B.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进口的原料
C.中外合资办企业的重要性D.加强民用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2021-09-24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021-08-21更新 | 25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6届重庆万州区第二高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7 . 1884年中法战争中,香港工人自发开展罢工运动,船舶修造工人拒绝修理法国军舰,运煤工人拒绝法国“挑煤上船”的要求等。对此《申报》认为“中国之所恃者人心而已,而香港工人反对法国侵略者的罢工斗争正是这种人心团结的表现”。这体现出(     
A.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B.工人阶级朴素的爱国精神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023-09-22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2016-11-27更新 | 1051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60年代,奕䜣等官员连续上奏驳斥守旧言论,他们认为天文、算学“本为儒者所当知,不得目为机巧”。他们更强调说:“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耶。”奕䜣等人发表上述言论旨在(     
A.首开国人眼界看世界B.论证中西文化同源
C.鼓励民间资本办实业D.利用西学维护旧制
2023-11-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10 .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称号、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D.放弃了反封建斗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