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2 .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遗其体而求其用”
B.“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3 .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
4 .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2016-07-22更新 | 22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
A.林则徐B.曾国藩
C.洪仁玕D.康有为
2014-07-21更新 | 28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部分
6 .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材料二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 材料一、二的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 说明理由。
(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3)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国的政治制度,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2013-04-15更新 | 10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A.李鸿章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