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其中,含有以下内容的条约,按照签订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②……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仟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③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立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
④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
2024-01-20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下列各项内容最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B.“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
C.“应准⋯⋯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中国民人,概不准在(使馆)界内居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开凿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运河。后来,在平定了江南的陈朝后,隋炀帝重新疏浚邗沟,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使政府得以有效地控制江南。隋、唐政权还大力兴修关中黄河(渭河)支流通向长安的运河,如广通渠等;北宋政权围绕首都开封呈放射状修凿运河;元朝通过开凿山东会通河段和北京通惠河段,将大运河东西走向的河段裁弯取直。

材料二   1842年6月,英国军舰进攻吴淞口炮台,攻陷后溯长江而上,长驱直入,很快占领镇江。英军沿长江一线,拦截漕船,掠夺商船,完全控制了扬州与镇江之间的长江航线,大运河漕运被迫中断,京师粮食供应紧张。不久,清政府被迫求和,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期间,由于大运河的中断,从广东等南方军工基地往天津运输军火遭遇极大困难,战机因此被贻误,洋务新政的部分成果难以被用于支援前线军队。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吕娟《中国大运河河道变迁基本脉络及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影响运河兴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清政府在两场战争中的失败与大运河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4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申报》报道了很多清政府赈灾的情况,并及时刊登有关救灾的大量上谕。然而,九十年代以后,《申报》上有关清政府的报道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地方督抚的报道越来越多。这表明(     
A.民主革命不断发展B.清政府分崩离析
C.中央集权渐趋衰落D.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3-03-04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恩格斯预判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下列史实符合恩格斯的预判的是(     
A.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B.《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在华驻兵
C.义和团拳民提出“扶清灭洋”D.庚子赔款导致大清财政破产
7 . 甲午战后,朝廷对康有为“小变法不如大变法”的说法“本来不抱热心”。此后,德国强租胶州湾、欧美讨论瓜分清国等事件使守旧官员也奉康的观点如预言般神圣。这可用于说明(     
A.维新运动得到守旧力量的拥护B.民族危机加速维新思想的传播
C.西方舆论肯定政治改革的价值D.列强侵华削弱封建统治的基础
8 . 1898年,清廷颁布谕旨:“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自开商埠(     
A.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核心目标B.有效缓解了19世纪末的边疆危机
C.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国家的利权D.表明晚清政府已自觉运用国际法
9 . 下图为晚清时期在华的外国航运比例图

据此可知(     
A.英国在华的势力范围最大B.中国民族航运业长期受到压制
C.美国在中国经济实力下降D.列强在中国的航运业中占主导
2022-08-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至1911年,中国已修成的铁路里程的93.1%控制在帝国主义手里。此外,外资还控制着中国机器采煤的91.9%(1912年),生铁生产的100%,棉纺生产的76.6%(1908年),内外航运的84.4%(1907年)。这类现象(     
A.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B.标志着中国沦为了殖民地国家
C.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快速发展D.促使国家间平等关系逐步构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