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60年,中国的GDP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     )
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
B.GDP 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中国国际地位与GDP排名背离
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有15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有17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
A.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
C.日本借机宣扬军国主义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嗣查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胸围(cm)呼吸伸缩差(cm)肺气容量(mL)握力(kg)
日兵21.4165.160.8884.9510.36363141
清兵29.8166.6554.7519.510.243129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2016-08-24更新 | 18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