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同治十二年(1873年)初,左宗棠提出了收复新疆的构想:“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要之,目前要务不在预筹处置俄人之方,而在精择出关之将,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乌鲁木齐。”左宗棠认为(     
A.塞防与海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B.政府态度决定西征的成败
C.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收复失地关键D.中俄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2024-05-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19世纪70 年代,清廷内部出现“塞防”与“海防”的争论。左宗棠认为,“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外患自无隙可乘”;浙江巡抚杨昌濬则指出:“西洋各国以船炮利器称雄海上已三十余年,包藏祸心,莫不有眈眈虎视之势。”上述材料说明(     
A.边疆危机强化清廷忧患意识B.顽固派与洋务派间分歧严重
C.关注世界大势已然成为潮流D.中国西北陆防重于东南海防
2024-0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参模拟测试(六)历史试题
3 . 《马关条约》中所规定的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属于商品输出的侵略方式。
2023-12-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涉及“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与该项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5年开始,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部分地区,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督办新疆军务,确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此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阿古柏侵略路线B.清政府的命令
C.英俄两国的干预D.新疆北可控南地形
6 .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欧洲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0-09-22更新 | 19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7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两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8 . 下列事件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有关的是
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促进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④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4-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中国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签订后
A.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B.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
C.列强开始在华掀起瓜分狂潮D.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10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