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务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创办。根据右图所示,选址在汉阳,张之洞的主要考虑是
A.便于官府监督管理B.节约原料运输成本
C.吸引商人投资合办D.带动军用企业发展
2020-11-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建标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历史上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有识之士都能根据时势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来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需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材料二   “我中国标本宜兼治。若遗其本而图其末…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也耶。亟宜一变旧法取法于人,以收富强之实效。一法日本振工商以求富为无形之,一法泰西讲武备以图强为有形之战。”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和自觉担当意识。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对自然的认识及对改造自然的观点,这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面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新变局,郑观应的应对之策。分析他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何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在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制度的不断碰壁中,我们应该传承中国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
3 . 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这说明了

A.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
C.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战术运用决定战争成败
17-18高二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
C.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
D.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1840年以后晚清巡抚满、汉官员人数发生转变图,可以解释下图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注:图表中三列的前者都是:满族巡抚的数量,后者都是汉族巡抚的数量)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6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下图左、右两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划分“势力范围”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C.进行资本输出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