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0年美国牧师何默斯向章王林绍璋指出,太平天国应该“遵照《圣经》的规定做礼拜”。林绍璋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拜上帝教对《圣经》的‘这种修改仍然是适当的”’。洪秀全也明确指出:“要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万恶的时世,那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
A.是从弥合中西文化冲突上着手的
B.充分考虑到时人对西学的认同度
C.以不损害中国传统儒学作为前提
D.服从于农民反清革命斗争的需要
2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
2019-01-30更新 | 1971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B.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C.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D.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2019-01-30更新 | 9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轮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4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2018-05-07更新 | 6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工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当时
时间承借人贷款人用途
1861.11江苏巡抚李鸿章署布政道吴煦上海外商雇船至安庆运淮军至上海
1862.6苏松太道吴煦英商怡和洋行“常胜军”饷银
1863.?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外商部分湘军军饷
1863.?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美商洋行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B.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
C.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英国在采掘业、冶铁业等行业中已经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了一些雇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1855年,英国认可了公司的有限责任性质。1862年,英国颁布了股份公司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股份公司制企业基本上处于单一单位公司的形态,即一家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至多只有两三家工厂。19世纪最后30年中发生的新的技术革命,再一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电力、石油、汽车和化学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出现了,重工业发展迅速,开始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股份公司则成了加速资本集中、加速垄断形成的有力杠杆,大量中小公司合并为少数大垄断公司或垄断公司兼并大量中小公司,以扩充实力、巩固垄断地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组织遍及于各个主要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江满情《中国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的演变》

材料二   1872年由官方先垫一部分官款,由李鸿章责成大沙船主朱其昂主持向社会招股集资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股份制企业一轮船招商局。在1873年制定的章程中表明“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原系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同时还规定:“资本一百万两为率,先收五十万两作一千股,每股五百两。”投资入股者便是本局股东,拥有由招商局刊印发的“股份票取息手折”,即股票。股票需“编列号数,填写姓名籍贯,并详注股份册”,且可以出让,但“必须先尽本局,如本局无人承受,方许卖与外人”,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虽然开始时集股相当困难,但经过70-80年代的经营,还是取得显著效益。1876年面额100两的招商局股票只值40至50两,到了1882年便涨到200两以上,最高时达270两。据记载,当时社会上对招商局招集资本的反应已是“争相附股”。轮船招商局试办成功,开了中国近代股份制的先河。“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从1873年到1883年在上海募集资本的煤、铁以及其他金属矿业至少20家。

——摘编自李春梅《从轮船招商局看中国股份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西方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轮船招商局的特点,并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与西方股份制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兴起原因的不同及其影响。
8 .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一观点显然不适合用于评价(       )
A.永安建制与定都天京B.北伐、西征和东征
C.《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D.《资政新篇》的颁布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孙中山《袁太平天国》

材料二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并表明态度,结合史实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可以赞成、反对,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C.台湾人民“鸣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