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也。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______,而______,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与文中横线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
2 .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间跨越50多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2017-12-07更新 | 509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项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先进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制度D.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不包括
A.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
B.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任务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 )
A.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
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
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
8 . 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一个点向一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